作者:張奕源 Nick
今天無意中發現了一款聽力測試軟體——Mimi Hearing Test。這款軟體可以幫你用 iOS 設備和耳機完成一次聽力測試。
對於過著數位生活的現代人而言,聽力是一項不可忽視的健康指標,但真正重視聽力保護的人少之又少;聽力損失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比其它健康症狀更隱蔽,更容易被人們忽視。
我有神經性耳聾,左耳只能聽到大於八、九十分貝的聲音。這意味著我的左耳在日常生活中幾乎不可用。為了配戴合適的助聽器,我自年齡很小時起就接受過很多次相對專業的聽力測試,並有了保護自己聽力的覺悟。當我發現 Mimi Hearing Test(下文簡稱「MHT」)這款 app 後,我第一時間嘗試,也想推薦你試試。
測測你的聽力吧
MHT 的使用方法非常簡單——打開 app,連上耳機,根據提示完成每一步。它會借助麥克風評估你所處的環境背景噪音,還會根據你的耳機型號引導你調整手機音量。
class="image-block-outer-wrapper
layout-caption-hidden
design-layout-inline
"
data-test="image-block-inline-outer-wrapper"
>
class="
sqs-block-image-figure
intrinsic
"
style="max-width:2000px;"
>
class="image-block-wrapper"
data-animation-role="image"
data-animation-override
>
>$2>
第一次嘗試聽力測試的朋友一定會問:聽力測試中,我會聽到什麼?
——你會聽到間斷的蜂鳴聲(類似「滴——」、「嘟——」)。測試儀會調整蜂鳴聲的音量和頻率,當你聽到聲音後,要立刻告知測試儀。在 MHT 中,反饋的方式是長按屏幕中間的藍色按鈕,聽到多久就按多久,沒聽到就鬆開。
需要一提的是,聽力測試通常都是分左右兩耳單邊依次進行的,MHT 也遵循了該原則,先測右邊再測左邊。
全部測試大約需要十分鐘。測試完畢,MHT 會出具一份聽力測試報告。如果你的聽力受到了損失,它還會在很顯眼的地方提醒你儘快就醫。
class="image-block-outer-wrapper
layout-caption-hidden
design-layout-inline
"
data-test="image-block-inline-outer-wrapper"
>
class="
sqs-block-image-figure
intrinsic
"
style="max-width:2000px;"
>
class="image-block-wrapper"
data-animation-role="image"
data-animation-override
>
>$2>
聽力報告怎麼看?
聽力測試報告通常是一張折線圖,它展示了你的雙耳在不同頻段下所能聽到的最低響度的聲音。譬如下面这张图中,「左耳」在各個頻段上都只能聽到八十分貝以上的聲音,而「右耳」最低則可以聽到零分貝到十分貝不等。對,這是我最近一次聽力測試的結果。
class="image-block-outer-wrapper
layout-caption-hidden
design-layout-inline
"
data-test="image-block-inline-outer-wrapper"
>
class="
sqs-block-image-figure
intrinsic
"
style="max-width:1779px;"
>
class="image-block-wrapper"
data-animation-role="image"
data-animation-override
>
>$2>
用 MHT 做聽力測試的整體流程和專業聽力測試並無太大區別,MHT 的測試結果也足夠幫你評估自己當前的聽力水平。以我本人的 MHT 測試結果為例,右耳結果與專業測試的結果相差不大,折線圖的趨勢也基本一致。但左耳偏差較大,因為我做測試時佩戴的是 AirPods,高音時耳機漏音被右耳聽到,誤以為是左耳聽到了。專業設備的耳機是密閉的,不會出現該問題。
class="image-block-outer-wrapper
layout-caption-hidden
design-layout-inline
"
data-test="image-block-inline-outer-wrapper"
>
class="
sqs-block-image-figure
intrinsic
"
style="max-width:2000px;"
>
class="image-block-wrapper"
data-animation-role="image"
data-animation-override
>
>$2>
不過有一點需要說明:零分貝並非「沒有聲音」,它只是衡量音量的一個臨界點。上一張聽力測試結果圖中,表格是從負十分貝開始的,而我在以往的聽力測驗中,某些頻段也得到過負五分貝的「非人類」結果。但 MHT 的最低聲音為零分貝,這也側面說明:這款 app 無法達到專業設備的測試水準,只能用做參考。
保護你的耳朵
有了 MHT 這樣的 app,你就可以很方便地定期檢查自己的聽力情況。如果某次檢查結果與之前測試產生了超過十分貝的退步,就應該去醫院檢查一下。
影響聽力狀況的因素很多,所謂「耳聾」也分短期和長期症狀。運動磕碰損傷、頸椎勞損、精神壓力大乃至洗澡耳朵進水等諸多情況都會造成聽力波動,長期配戴耳機也會直接影響聽力水平。
對於耳機配戴者,我的建議是「語音大聲聽,音樂小聲放」。
播客、有聲書等音頻以人聲為主,其頻率通常不會過於刺耳,而且不會發出連續的高音。此類音頻內容應該以「聽清楚」為優先,每個小時休息一下耳朵。同時,我本人非常看重播客客戶端的「音量增大」功能,它可以讓我在不改變系統音量的前提下增強人聲,更清晰地獲取內容。
但音樂則不同。當代年輕人格外喜歡開著很大聲量收聽音樂。音樂覆蓋各個頻段,且持續不斷,不僅損害聽力而且容易疲勞。務必盡量減少收聽時的音量,提高休息耳朵的頻率。
另外,入耳式耳機和降噪耳機能極大地幫助你減少戴耳機時所需的音量。人們常常為了對抗背景噪音而加大音量,高音卻對耳膜傷害巨大。作為 Beats X 和 QC 20 用戶,自從換了 AirPods,我在地鐵上收聽內容時的幸福感直線下降,列車加速時幾乎什麼也聽不到。即便如此,我依然控制手機音量在戶外時也不超過進度條的一半。
不過,長期佩戴入耳式耳機會造成耳道發炎。從保護耳朵的角度來說,聲源距離耳朵越遠越好(所以音箱好於耳罩式好於耳掛式好於入耳式)。
除了日常防護,我推薦你做一次專業的聽力檢查。你可以選擇醫院的耳鼻喉科,亦可找一家知名助聽器品牌的旗艦店。專業機構的聽力測試更為準確,其結果可以做為你未來監測聽力的有力參考。
如果你不幸需要佩戴助聽器,一定要選擇大品牌。我只用過西門子(SIEMENS),我媽媽好像在用斯達克(Starkey)。大品牌有豐富的產品線,支援客製化(譬如根據你的內形狀倒模訂製),售前、售後服務皆專業到位。簡單地說,選擇助聽器只有一個原則:貴就是好。
結語
市面上關於「如何保護聽力」的文章不少,但很少有人鼓勵讀者真正做一次聽力測試,而這卻是了解自己聽力狀況最直觀的方式(甚至不怎麼花錢,我去做測試時主動提出付費,對方拒絕)。
我一直有「為聽障人士做點事情」的想法,Mimi Hearing Test 卻給了我一個重新思考這個問題的角度——讓普通大眾意識到自己的耳朵很重要。定期查查自己的聽力吧,它和接種疫苗、定期體檢以及多喝熱水一樣重要。
祝你健康。
半個彩蛋
「mimi」是日語「耳(みみ)」的羅馬音,即「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