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日而死

class="
image-block-outer-wrapper
layout-caption-below
design-layout-inline

"
data-test="image-block-inline-outer-wrapper"
>

class="
sqs-block-image-figure
intrinsic
"
style="max-width:100%;"
>

class="image-block-wrapper"
data-animation-role="image"

data-animation-override

>

>

「騰訊什麼時候死?」

這恐怕不是一個好問題。像騰訊這樣一家巨頭,產品線豐富、業務模式多元、戰略規劃明晰、發展勢頭也一直生猛,在 2015 年問出這樣一個問題,就算不被當作腦子有病,恐怕也要得到一個「不合時宜」或者「杞人憂天」之類的評價。

但這就是讓我最近很糾結的事情。

上週末,我整理移動硬盤裡的照片,整個「Photography」文件夾裡大約有 170GB 的內容。挑挑揀揀之後,我打算把需要留下的照片找一個網絡空間存放,最好能既做展示,又做備份。

我是 QQ 的黃鑽會員,將照片上傳至 QQ 空間對我來說自然是最便捷也最理所當然的選擇。這項費用為每月 10 元人民幣的服務為我帶來了「無限容量的相冊」和「原畫上傳」兩大功能,而這兩個功能恰恰又是照片備份中最重要的兩項內容。還有什麼可猶豫的嗎?

但「騰訊什麼時候死」這個問題,偏偏我點擊「上傳」按鈕的那一刻出現在我的腦子裡。

  • 2014 年,騰訊總收入為人民幣 789.32 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 31%.

  • 經營盈利為人民幣 305.42 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 59%;經營利潤率由去年同期的 32% 升至 39%.

以上內容引自騰訊 2014 年財報,在這樣一組數字面前討論騰訊這家百億級企業什麼時候完蛋,也真夠虧心的。

但事情並不像看上去的那樣簡單。

如果你是一位八〇後,那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已經多久沒有登錄「人人網」了?

「人人網」對於很多八〇後而言,是一個象徵著學生時代記憶的代名詞。這個網站記錄了我們學生時代尤其是大學時代幾乎全部的生活——軍訓認識了新朋友;早晨九點才起床,而且沒有洗臉;某位老師的講課好無聊;看上了隔壁班的女孩子;比賽輸了球、摔了跟頭;被輔導員拉去訓話;窮了,找人借錢等等。那時候,微博和微信尚未流行,QQ 空間又已經過氣,人人網幾乎代替了以上三者的全部作用:傳照片、發心情、曬朋友圈,以及「不轉不是中國人」。

但當「大學畢業」這一天到來時,一切就都變了——大家開始習慣於在朋友圈裡曬圖,在微博上寫段子。人人網這個曾經幾乎真的人人都會上的 SNS 平臺,似乎一夜之間就被遺棄。

被一同丟棄的,還有那些發過的狀態,和上傳過的照片。

有的人或許會有備份照片的習慣,但更多的人沒有。所以那些被上傳到人人相冊裡的照片,很有可能就是你手裡唯一的一份拷貝。

截至撰寫本文時,我在人人網裡共有 258 位好友,但還在保持活躍狀態的不超過 10 人。某天晚上,我心血來潮,翻了很多好友的主頁和照片,這些好友們的最後一次照片上傳的記錄全都停留在大學時代和畢業伊始,無一例外。

人人網並沒有死,它還有 5100 萬用戶活躍在平臺上,2014 年的營收高達 8300 萬美元。儘管利潤較往年已大幅下滑,但這樣一個年收入超過 5 億人民幣的公司,無論如何都離「死亡」尚遠。但人人網已經死了——我們不再發狀態、不再傳照片,甚至連自己的帳號密碼都忘記了——它在我們很多人的意識裡早已無足輕重,如同死去。

重點在於,當人人網在你的腦子裡「死掉」的時候,你曾經發過的狀態和傳過的照片也跟著一同「死掉」了。也許你的照片真的只有存放在人人相冊裡的那一份拷貝,但隨著你不再登錄這個平臺,這份拷貝對於你而言,實質上早已不復存在。

談到這裡,你還覺得我在備份照片的那一刻思考「騰訊什麼時候死」這個問題的行為很奇怪嗎?我所擔心的正是未來的某天,如果我不再使用 QQ 乃至騰訊的任何服務,或者 QQ 空間這個業務維持不下去、關閉了,那我所做的一切備份,是不是也失去了意義?如果那一天真的到來,我還能取回我的照片,和那些照片背後的記憶嗎?

類似的事情不是沒有發生過——QQ 空間在八〇後用戶群體中不就已經處於「半遺棄」的狀態了嗎?上高中那陣子,幾乎每個人都開通了這項服務,「踩一踩」、「澆花」、「跑堂」、「偷菜」等網絡熱詞都是 QQ 空間流行的象徵。然而隨著大批用戶年齡的增長和嚐鮮風潮的褪去,如今的 QQ 空間,已經變成了「小孩子才會玩的東西」。

如果說人人網和 QQ 空間「被遺棄」的原因只是「這批用戶的年齡到了,所以選擇不玩兒了」的話,那 2014 年 7 月騰訊關閉其「微博事業部」這件事,可就是真真正正的官方判了「騰訊微博」的死刑。之後沒多久,網易也宣佈關閉旗下的微博服務。

這正是互聯網最嚇人的一面:即使是騰訊和網易這樣既不缺錢也不缺用戶的超級巨頭,也很難在這個多變的互聯網世界預知自己產品的命運。而這正是我最為擔心的部分:如果我把寶貴的數據存放在某個平臺上,誰知道這個平臺會不會明天就宣佈停止服務了呢?

說說我糾結之後的最終選擇吧:我選擇了將照片繼續上傳 QQ 空間,並將另一份照片拷貝放進了我的 Dropbox. 由於數據體積較大,我還額外購買了 $9.99/月的空間擴展服務。

上傳 QQ 空間的理由很簡單:QQ 空間畢竟還沒倒,並在許多像我一樣的黃鑽用戶的「滋養」下過得還不錯。更重要的是,我的好友圈內還有一部分人在跟我一起使用這項服務,所以我希望讓自己的照片被大家看到。

上傳到 Dropbox 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是百度雲的付費會員,網盤裡還有大於 3TB 的空間供我「揮霍」,但我並不信任百度雲,也沒有選擇把照片放在百度雲託管。不只是百度雲,我不信任 115 網盤、微雲、微盤、樂視雲盤等一系列國內服務商提供的網盤服務,儘管這些服務我都在用,而且還是 115 的會員。

不信任它們的原因並非因為它們都是國產服務或者我不喜歡 BAT. 「不能保證我上傳到網盤裡的每份文件都可以得到 100% 的保留」才是我花更高費用、選擇一家國外服務商的真正緣由。

你一定還對 2014 年的「淨網行動」有印象吧。這次嚴厲而持久的互聯網整風行動對大批的互聯網服務產生了影響。譬如「迅雷離線下載」在經過「和諧」之後,可以離線下載和加速下載的資源數量已經大不如前。而百度雲等網盤裡的大量盜版電影、音樂、圖書和「你懂的」的內容也被清理得一乾二淨。

我非常支持這次由四個國家機構及部委聯合開展的淨網行動,也對打擊盜版和色情的政策舉雙手贊成。但引發我思考的是另外一件事:網盤到底是不是一個屬於私人的文件儲存空間?如果是,那為什麼我存在自己網盤裡的、自視私密的文件,卻可以因為「違反相關政策」這樣的理由被刪除呢?

也許你會反問:難道 Dropbox 就不監控你的隱私了嗎?

我當然知道 Dropbox 也在盯著我的數據,換言之,當我選擇把數據上傳某個服務器時就已經宣佈放棄自己對於這些數據的隱私權了。討論「把文件存放在百度雲還是放在 Dropbox 更可靠」,看上去就像是在討論「脫光了衣服之後應該給國人看還是洋人看,才能讓被看到的私密部分少一點」。但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同樣都是赤身露體,Dropbox 至少能做到只用眼睛看而不上手摸,而百度雲卻有權力因為我身體上的某個器官長得「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就把我大卸八塊。相較之下,我更願意選擇前者。

在我看來,大多數情況下,在互聯網時代討論個人隱私問題都是無病呻吟的矯情。但在數據安全這個問題上,我卻固執地堅持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權益爭口氣。我願意付錢保存我的數據,因為買一塊移動硬盤來保存數據並不比將數據上傳至服務器便宜或安全。但我付錢是因為我的數據應該被真真正正地保存著,而不是可以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理由就被刪除或者屏蔽。

好吧,我承認當我將「Photography」文件夾上傳 QQ 空間,並移至 Dropbox 的那一刻,我的心裡大喊了一句「你愛什麼時候死就什麼時候死吧,老子不管了!」不過,我的手指按下的卻是 Ctrl + C。


作者

Nick,I have nothing except talent.